【报资讯】高校专业设置要应势而变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高维
日前,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《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》,明确到2025年,优化调整高校20%左右学科专业布点,其力度之大、影响之深引发广泛关注。
“国势之强由于人,人材之成出于学。”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,专业的设置如何科学得当、纲举目张,值得长期探讨。就在去年,31种新专业被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,83所大学撤销“公共事业管理”专业,“一增一减”侧面说明:新的时代背景下,专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匹配,已经越发迫切。
教育家怀特海说过:“不能让知识僵化,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——这是所有教育的核心问题。”在当下的专业调整中,一方面要学以致用,解决实际问题;另一方面要融会贯通,让知识流动起来。《方案》中的“求新”就体现于此——对“新工科”“新文科”等“四新”专业来说,不只是简单加个前缀,而是凝练未来技术方向,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民生急需;强调“深化学科融合”,其用意也不难想见:随着“大科学时代”的到来,学科交叉成为创新“策源地”,当下大热的ChatGPT就是极佳例证,它的问世源于多项基础研究的长期发展,涉及人工智能、计算机软件、数学、自动化等专业。
问题导向就是专业设置的靶向。如广东作为制造大省,正在重点发展“双十”产业集群,急需更多“高精尖缺”人才,与此同时,省内的新工科专业同样发展迅猛:2021年新增备案专业的40所广东高校里,超半数新设了新工科专业;同年,为支撑“广东强芯”工程实施,广东工业大学成立了集成电路创新学院。
专业设置既要立足当下,也要着眼未来。人才培养需要一定的周期,高校若一味跟着市场走,难免自乱阵脚,陷入一哄而上、重复建设的“怪圈”。现实中,“就业难”和“人才荒”这样的尴尬一再上演,培养单位必须引以为鉴。对此,《方案》要求完善退出机制,加强人才需求预测、预警、培养等方面的协同,既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加强调控,又赋予高校一定的自主办学权,显然是意识到了问题所在,提出了破解之法:在顶层设计之下,不同高校要结合实际、明确定位、突出特色、释放活力。
当然,专业设置比想象中复杂,不少问题还有待厘清。如专业调整本质上是学科发展、市场需求和个体需求三重逻辑的统一,如何处理三者的关系,同样是一件非常“专业”的事。对此,高校不妨以此次改革为契机,走出低水平“内耗”,突出前瞻性和主动性,让专业设置回归服务社会的本位,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。
(文章来源:南方日报)
关键词: